联系我们 | 加入收藏 
合同解除制度综述--知识学习分享网
  您现在的位置:>>>首页>>>合同法律知识>>>合同法律知识
 
合同解除制度综述
合同律师 马玉强 李霈

合同解除制度综述

 

      我国《民法典》规定了比较完备的合同解除制度,从解除分类、条件到解除程序、后果均做了相应规定。

      一、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

      《民法典》并未给合同解除下一个明确的定义,仅用列举的方式说明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。合同解除就一般情况而言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,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,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,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。

      合同解除具有以下法律特征:

      首先,合同解除须以合同有效成立为前提。

      其次,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一定条件。

      再次,合同的解除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完成。

      最后,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现有合同关系消灭,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,但对于那些即时履行、即时清结的合同的解除,则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。另外,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具有独立性,它并不随着合同的解除而失去效力。

      二、合同解除与相关制度的区别

      (一)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

      合同解除是引起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,合同终止是上位概念,合同解除是下位概念。

      (二)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

      合同撤销指已经成立、生效的合同,因欠缺合同有效要件,法律赋予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,使其自始归于无效的制度。

      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虽然都可以使合同关系消灭,但二者并不相同,主要区别如下:

      1、从发生原因上看,合同撤销的原因由法律直接规定,而合同解除的原因既有法定的,也有约定的,还有事后协商一致的。

      2、从主体上看,合同的撤销须经撤销权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,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撤销与否;而合同的解除则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,或一方行使解除权而达到目的,而无须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。

      3、从行为效力上看,合同的撤销都有溯及力,即被撤销的合同自始就没有法律效力,而合同解除并非均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。

      (三)合同解除与合同无效

      1、原因不同。2、行使主体不同。3、法律后果不同。

      三、合同解除的分类及相应条件

      合同解除有协议解除、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之分,因此,合同解除的条件也有协议解除条件、约定解除条件和法定解除条件。

      (一)协议解除条件

      协议解除采取订立新合同的方式,它不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必要,解除行为也不是解除权的行使,新达成的协议只要具备合同的三个有效要件即可。

      (二)约定解除条件

      约定解除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订立合同后约定,在合同成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,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某种情况出现后享有解除权,并可以通过行使解除权,使合同关系消灭。

      (三)法定解除条件

      从《民法典》第563条的规定来看,合同法定解除条件有不可抗力、预期违约、迟延履行、其他违约行为、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。

      四、合同解除的程序

      (一)协议解除程序

      协议解除程序指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程序,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。

      (二)行使解除权的程序

      行使解除权的程序有以下几种:

      1、一般程序

      一般程序即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所适用的普通程序,即在解除权行使期限内通知对方解除合同。

      2、特别程序

      特别程序指行使解除权解除某些合同除适用一般程序外,依法应当适用的批准登记程序。

      3、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程序

      《民法典法》第565条第一款规定对方当事人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有异议的,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。

      五、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

      《民法典》第566条第1款规定:“合同解除后,尚未履行的,终止履行;已经履行的,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,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,采取其他补救措施,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”。

综上不难看出,我国合同法规定了比较完备的合同解除制度,这对于稳定市场经济秩序,倡导以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的今天,具有重要意义。

【出处】
原创
 
更新日期:2009/2/25
阅读次数:6319
 
上一条:合同律师 马玉强 李霈  我国民法典规定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?
下一条:合同律师 马玉强 李霈  解除权如何行使?
 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 
==相关文章==
合同律师 马玉强 李霈  合同解除制度综述
 
关于我们 -- 联系我们 -- 法律声明
Copyright(C)2009 知识学习分享网 技术支持:中创互联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13号华杰大厦4B5 邮编:100089
联系方式:马律师 13501124658   E-mail:mayuqiang0667@126.com  
京京ICP备2020035323号  联网备案号11010802032993